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新闻
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Light》的梦想与追求
发布日期:2023-07-24 阅读次数: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如何创办世界一流期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期刊发展之路?中国期刊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Light》(《光·科学与应用》)杂志2012年创办至今,短短8年时间,连续5年跃居国际光学期刊领域前三甲,是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期刊之一,令人赞叹和钦佩!《Light》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他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请来了本期演讲嘉宾白雨虹同志,请她与大家分享创办一流期刊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思考。

  白雨虹同志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主任,《Light》常务主编,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吉林省政协委员。社会兼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年”“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委员,美国盖茨基金会中美联合国际合作清洁项目中方主管,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

  下面请白雨虹同志就“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Light》的梦想与追求”等话题开讲。

  白雨虹:非常感谢中国期刊协会和尚之会长给我提供了这次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下面我就“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Light》的梦想和追求”,结合《Light》的实际情况,汇报在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征途中,我们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和办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Light》(《光·科学与应用》)创办于2012年,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支持研发活动的经费和研发人员均已居世界前列。此外,中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学术论文,出版近5000种科技期刊,均表明中国已是地地道道的科技大国,然而,中国既没有Nature、Science那样的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也没有公认的学科国际顶级期刊,难以匹配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目标。以光学期刊为例,根据JCR2011的数据,光学类共有期刊79种,只有2 种是中国办的期刊,分别排在第49、74名。因此,在光学领域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就成为我这一代光学期刊人努力的梦想和追求。

  《Light》(《光·科学与应用》)从零起步,直接对标国际化的高标准,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确定了开放获取这一在线出版模式,赶上了科技出版领域转型的风口;二是打造高水平的办刊团队,我们邀请时任科技部副部长、薄膜光学专家曹健林教授担任主编,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崔天宏、欧洲激光协会主席StefanKailer(司代凡)博士共同担任执行主编,还邀请了10个国家的32位一流专家做专题编委, 组建了国际化的编委会;三是对标国际一流,瞄准国际一流专家约稿。2012年创刊当年发表论文22篇,包括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的院士文章十余篇,遍布中国科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等国际顶尖机构。短短8年间,《Light》(《光·科学与应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刊一年即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此后,相继被PubMed(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DOAJ(开放获取期刊目录)、Scoupus、EI(工程索引)等国际权威机构收录。2014年首个影响因子8.4,2015年影响因子14.6,是中国首本进入世界期刊总榜百强的期刊,到2020年,《Light》连续5年影响因子保持在13以上,连续5年居于国际光学期刊前三甲。《Light》(《光·科学与应用》)两度荣获全国百强报刊,连续获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连续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C类、A类支持,进一步获得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支持,连续四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资助,连续六年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一等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迅速攀升为中国的旗舰科技期刊之一,也成为享誉国际的高水平光学期刊。

  《Light》(《光·科学与应用》)自创刊以来发文量连续增加,至今发文量比创刊年扩大了6倍。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翘楚,一时间风靡国内外,在国际上,《Light》与国际百年光学组织美国光学学会,同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年”以及“国际光日”的组织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光学会议上都可以见到《Light》活跃的身影。

  图1. Light进步阶梯图+中国第一台气象卫星极光成像仪(Light封面故事)

  8年来,《Light》并未止步于办好单一期刊,而是依托逐渐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向上下游及相关业态拓展。在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亟需由追踪学术热点向引领科学发展转变,因而在《Light》原班团队的打造下,《eLight》应运而生,其聚焦于光学新兴交叉学科,致力于通过发掘、占领新学科热点,从而引领新兴学科的发展,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由追踪热点迈向引领科学发展的转型。2019年,《eLight》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其影响力已初现。

  《Light》原班团队通过品牌输出的方式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和广东季华实验室共同出版第三本系列子刊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中文刊名《光:先进制造》,以下简称LAM),在疫情期间的3月已正式上线,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第一主办单位季华实验室是中国经济强省广东省2018年首批建设的四大重点实验室之一,主要研发领域就是先进制造。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全面建设国内一流与国际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将凭借自身的研发优势、资源优势及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一线的地域优势为LAM的长远发展提供学术支撑、经费支持及优质的产业化土壤,《Light》团队正在通过创办系列子刊形成一流科技期刊集群效应。

  《Light》衍生的自主品牌国际顶尖学术会议Light Conferences(光学大会),每年7月16~18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在长春召开,从2011年起,与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欧洲激光协会、俄罗斯激光协会等国际知名学术组织、重点大学联合举办了9届Light Conference(光学大会)系列国际会议(主题研讨会、编委会、青年科学家论坛、Nature写作大师培训班等),来自中、德、美、英、日、澳、法等30多个国家的4000余名专家出席会议。同时不定期与国际科研机构主办《Light》青年科学家精品论坛。通过会议,不仅扩大了《Light》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更为其拓展科学家圈层,搭建多边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万事开头难,可能很多正在计划创刊的同行更关注在创刊初期,如何迅速在国际学术领域引起关注,吸引领域内的稿源,为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打开窗口。

  我把这8年来我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再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培养科技期刊主编。《Light》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编委团队的支持与帮助。为了回馈与培养编委,《Light》在编委中设置了“年度最佳编委”的竞争机制,同时鼓励、支持优秀编委到其他我国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担任主编。随着《Light》影响力的提升,国内部分单位在新创办国际科技期刊时,首先在《Light》编委团队中寻找相关科学家。例如,引荐《Light》执行主编崔天宏教授担任《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微系统与纳米工程》 )的创刊执行主编,同时将《Light》的创刊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目前该刊也入选卓越计划“领军期刊”。2018年,崔教授又兼任中国科协与Science合作出版的《Research》主编。编委陆永枫教授担任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新创办的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极端制造》)主编;编委龙桂鲁教授担任国际期刊《Quantum Engineering》(《量子工程》)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编委袁晓聪教授担任《Advanced Photonics》(《先进光子学》)主编;编委新加坡洪明辉院士担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主办的《Opto-Electronics Advances》(《光电进展》)执行主编;编委顾敏院士、仇敏教授担任《PhotonicX》(《光子学X》主编等等。为了促进这些新创办期刊的快速成长,《Light》曾多次推荐自身的编委团队至这些新刊讲座及兼职,还将部分投稿推荐给恰当的新期刊,以支持从《Light》走出去的主编们。

  (2)培养优秀办刊人才。优质办刊队伍是期刊发展的必要保证。我国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相对匮乏,主要是因为缺乏激励机制及人才计划。《Light》主办方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充分考虑了这一限制,为编辑部成员提供了与本所科研人员相当的薪酬、事业编制及职称待遇。在编辑部成员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80%,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占87%,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访问经历人员占50%,还引进了2名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百人计划”优秀人才获得者,引进了一名中科院青促会成员即年轻的80后研究员、博导。得益于主办方的支持,《Light》已形成了一支热爱期刊事业、精于编辑出版业务、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光学发展前沿热点、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编辑通力合作的编辑团队。除了团队的创建与引进措施,《Light》一直致力于提升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编辑部成员每年定期访问NPG总部,接受培训并虚心向《Nature》(《自然》)、《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等期刊编辑学习,同时邀请这些一流科技期刊的主编到访编辑部传授经验。

  (3)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工作在科研一线,是科研的中坚力量,但是也处于最缺乏资金、荣誉与学术资源的时期。为了培养支持青年科学家,《Light》制定了多项向青年科学家倾斜的政策:加大对青年科学家出版费的减免力度;每年主办《Light》青年科学家论坛,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创建合作交流的平台;设立多项青年科学家奖项,如“未来之星奖”“青年科学家奖”“最佳学生文章奖”等;吸纳青年科学家主持《Light》国外及区域办公室,其中上海、北京、长沙、南京、成都、香港、澳门、悉尼、台南办公室等都是由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主持运营。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仅要计量指标过硬,更要关注发表的工作本身的创新意义。一流科技期刊是科学思想、科学发现和科技进步的载体。从本质上讲,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学术期刊的“档次”无关,优秀的研究成果总是能经得住考验,例如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nna Strickland教授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发现的青蒿素等。这也是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去“四唯”的原因之一。《Light》作为一本立足于光学的综合期刊,不仅要报道科学研究,还要报道工程与应用研究,给予光学研究者一个融会贯通、激励创新的视角。而对于作者,我们也希望他们本身的工作具有延续性,而不是单纯去追踪所谓的国际热点,《Light》近年来特别关注的发文重点是如下4大方面。

  (1)关注重要科学问题。《Light》在发表科学成果时,希望该项工作是革命,而非进化。我们是追求最强最新最小最薄最快,成本最低。例如,澳大利亚华人科学家Yuerui Lu发表的世界最薄的透镜,薄度只有头发丝的1/2000,有助于实现微型相机、电脑柔性显示,并且用该微透镜阵列可以模拟昆虫的眼睛,该项工作受到了各大科技网站的热捧,被EurekAlert!、Nanowerk、R&D Magazine等先后报道。

  (2)关注国家重大需求。《Light》在选发文章时,十分重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尽管其中一大部分十分偏向于工程应用,一般意义而言短期内可能参考引用不明显,但我们仍致力于通过发表综述或寻找其与科学之间的联结点来宣传推广这些工作。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姜澜教授团队的“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机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突破了长期制约国际微纳热传导和超快科技发展的瓶颈理论挑战,推动了国际超快激光微纳制造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国家基础制造技术的发展。《Light》及时将姜澜教授团队关于“超快激光微纳制造”的综述发表,随后EurekAlert!对该综述进行了重点推介。姜澜教授由于其“在激光制造领域的杰出研究成果和学术领袖地位,特别是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的开创性工作”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荣誉杰出教授。

  (3)关注国计民生大事。今天的科学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所研究的理论是否可付诸实践,是否对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对普罗大众而言,光学研究似乎与民生相距甚远,然而,科学研究与科学期刊肩负着用科研成果解决民生大事的重任,这正是《Light》在要求文章创新性的基础上提倡的有效影响力。

  典型文章之一是2018年发表的暨南大学郭团等人在储能设备光纤原位检测领域的重要成果——高精度等离子体共振光纤电化学传感器。该技术有望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超级电容器续航能力的实时终生检测,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EurekAlert!、PhysOrg得到了重点报道,并被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重点报道。

  另一典型则是2012年作为重点报道的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团队的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高亮度极化白光LED,大大提升了白光LED的效率和稳定性,使得LED大规模替代传统光源成为趋势,并更进一步可用于液晶显示。该文的发表也是《Light》眼光的体现,2014年中村修二因为开发了高亮度蓝光LED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Light》还发表了多篇对行业与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文章,包括: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顾敏关于光学数据存储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未来大数据存储的研究,该项成果已转化为专利,更可喜的是,2019年顾敏院士全职回国,入职上海理工,为建设中国的大数据存储做贡献;北京大学肖云峰团队的实地监测100 nm颗粒物的微型纳米纤维光学传感器,其低价、便携性有望进入家庭;2020年4月发表的中国科大刘诚团队的文章,通过卫星高光谱可以“看见”大气污染状态,这种环境光谱学监测技术在大气化学和污染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关注国际首发首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科研界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体系,很多新的发现和发明寻求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并取得可喜成绩。然而,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对我国学者还存在某些偏见,很多优秀成果没有得到同行评议的机会,我国科学家在发表自己顶尖科研工作时,时常遭受不公的待遇,致使一些重要科研工作首发延迟,甚至首发权被抢占。正是在我国亟需拥有自主顶级学术期刊之时,《Light》应运而生。它立意高远,稳扎稳打,并不一味追求国际热点,而是保持科学与应用论文兼收并蓄,努力为我国学者提供一个高水平、高效的学术平台,使我国更多、最好的研究成果留在祖国大地,以提高我们在国际学术界的发言权。它始终坚持“为中国科学家抢占首发权”的理念,先后多次为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工作开通快速处理通道,及时发表在国际未受到重视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予以重点推广。以“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的研究为例,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团队提出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由于这一新的表征方式打破了超材料固有概念,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受阻,但《Light》独具慧眼,为这一工作的发表提供了快速通道。信息超材料可突破现有超材料的研究体系,充分利用信息科学的优势,实现对电磁波的实时操控和对信息的实时处理,从而构建多功能、动态可控的新型器件与系统,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新技术原型。这篇创新文章在《Light》上发表6年,Web of Science上被引超过629次,并引发了《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子刊以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等国际大刊跟进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Light》先后发表了崔铁军教授有关“数字编码超材料”的多篇重要进展,这一系列开创方向的工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遴选的2016年最激动人心30项光学成果、被ESI评选为热点文章(1‰比例),这一成果有望对信息领域及产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崔铁军教授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Light》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为科学家与科学研究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从服务科研做起,向促进乃至引领科研努力。为此,《Light》在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实践:

  (1)综合科普服务。通过公众号,打造《Light》在线课堂,邀请在《Light》发表论文的国际一流作者和一流科研仪器设备供应商主讲,受到国内外《Light》读者和作者的热烈追捧,在线参与者过万人,社会反响良好;遴选国内外顶尖光学类文章,撰写科普讲解。目前,旗下微信公众号粉丝超2万人。

  (2)促进大型科学合作。在主编的领导下,《Light》始终坚持“服务科研,反哺科研,借助科研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例如罗彻斯特大学教授郭春雷,在《Light》创刊初期就接受了编委的职位,并借助这一机缘,帮助长春光机所建立了“国际光子实验室”,围绕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开展具有国际前沿性的合作研究工作,3年内实验室吸引了60多名中外科研人员,发表国际合作论文100余篇;与德国科学院院士Dieter Bimberg教授共建“Bimberg中德绿色光子学研究中心”,围绕半导体激光器、激光雷达、信息光源等前沿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进一步促进该领域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等等。

  通过《Light》平台孵化的国际化联合实验室和高技术公司,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合作方式,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研究人员共同发展光学事业,不断推动前沿领域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同时,这些科研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科学家关注《Light》。实践告诉我们,科技期刊完全可以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令人不安的是,2020年初引发的疫情,对未来国际合作模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与欧美发表国家之间的科研合作,我们需要深思的是如何应对?

  (3)建立海外/区域办公室。为了实现24小时无时差办公,让更多科学家与期刊近距离交流,《Light》借助科学家的力量在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香港、澳门、台南建立了区域办公室,在罗彻斯特、悉尼、新加坡、伦敦、爱丁堡、巴黎等建立了海外办公室,拓展了《Light》国际化发展阵地,加快了期刊国际化建设步伐。这些由国际顶尖科学家如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洪明辉,澳大利亚总理奖得主金大勇等组成的海外和区域办公室,为《Light》注入了学术底蕴。他们直接参与同作者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帮助作者发表高水平、高影响力文章,还负责运营期刊的海外社交媒体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Instagram(照片墙),处理期刊的Perspective(展望)、News & Views(新闻和观点)、Letter(快报)等栏目,为《Light》的多元化品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Light》创刊以来,因其立意高远,稳扎稳打,科学与应用论文兼收并蓄,赢得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齐声赞誉,成为国际光学领域名副其实的顶级期刊。我们欣喜地看到,《Light》为我国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高效率的学术平台,使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祖国期刊上,提高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

  我们经常的梦想是要办出中国的《自然》《科学》。我们向《自然》等学习什么?《自然》的编辑起初都是有多年科研经验的研究者,之后才成为期刊的编辑;《自然》150周年的核心使命就是服务和支持科研群体,而且与科学共同体同发展共需求,这是成功的关键。一本成功的杂志必须是独立的,为期刊制定清晰严格的透明政策。

  作为拿到政府资助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的办刊人,努力思考科学期刊的角色与目的,真正把中国期刊办成科学共同体公认的世界“卓越”期刊。我认为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时日的沉淀,更需要一批具有学术共同体价值观的期刊主编(总编),及编辑们前卫的意识引领、创新诚信的实践。

  后疫情时代,学术期刊的内容产业将加快向数字化转移、向线上聚集,这一趋势不可逆转,“Light在线”试水的火爆告诉我们传统期刊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利用品牌、内容、人才优势,下定决心推进媒体转型。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对于“Light在线”的设计理念是由Light创建“学科内容型”互联网在线教育品牌活动,以直播为主要形式,以传播科学、共享科学、服务科学为宗旨,以先进技术与经验为主要内容,以新媒体+社群为主要服务模式。通过这种系统的、社交新媒体型的、体验式的全新互联网产品,有效整合期刊读者、期刊作者以及新媒体粉丝这三大人群资源,使彼此的联系更为紧密,交互更深层次,逐步建立起新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忠诚度。

  向一流科技期刊努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首先要活下来然后再活出精彩。疫情期间期刊业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多元化了。所有新媒体的表现形式,疫情期间期刊领域的办刊人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努力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图4的两个表格是2012年全年和2020年前3个月《Light》发表文章国家来源统计。

  图4. 2012全年和2020前3个月《Light》发表文章国家来源统计

  8年来,中国高水平科研成果大幅度增加,但我个人对危机的认知是,作为中国主办的高水平国际英文期刊,如果做不到稿源充分国际化,将是最大的危机。

  传统科技期刊转型到以新媒体的运营为中心,需要围绕数字化的核心目标,设计一套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前景方案,才能吸引行业需要的高端人才。过去我们的关注点更多在吸引优质的科学编辑,富媒体出版时代,我们更需要复合型出版人才,这样的人才可以在其它行业获得非常有吸引力的薪酬,所以为向一流科技期刊冲锋,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设计并实施科技期刊行业吸引优质人才的薪酬体系,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向国际一流期刊的人才队伍标准看齐。

  总之,在新时代,我们科技期刊人要牢记办刊初心,肩负起科技期刊对科学家、科技事业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超越论文本身,回归科研本质,引领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汲取科技发达国家的国际一流期刊的办刊经验,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

  吴尚之:今天,白雨虹同志与我们分享了她办刊的宝贵经验,展示了她和她的团队8年来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梦想和追求。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既是中国科技期刊的目标,也是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和其他期刊的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对期刊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科技、文化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目标之高,难度之大,非比寻常,需要我们这一代期刊人付出艰辛的努力,高起点追赶。《Light》从零起步,直接对标国际化高标准,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面向国际建设办刊队伍。《Light》杂志面向全球办刊,建设好编委、作者、编辑三支队伍。从海内外遴选高水平科学家组建国际化编委会,引入“年度最佳编委”竞争机制,激励编委用心当好期刊主编。重视作者队伍,热心培养科研一线优秀青年科学家。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热爱期刊事业、精于编辑业务、具有国际视野的编辑团队。

  二是回归科研推出创新成果。一流科技期刊是科学思想、科学发现和科技进步的载体,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流科技期刊,要用一流的文章和一流的科研创新成果来衡量。《Light》杂志刊载论文,特别关注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国家重大需求、国计民生大事、国际首发首创,这些办刊理念和做法,从根本上提升了期刊论文的质量和办刊水平。

  三是加强服务深化交流合作。《Light》杂志是一本国际化刊物,在杂志和读者、作者之间,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科学研究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不仅做到了服务科研、反哺科研,也进一步提升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

  最后,让我代表中国期刊协会,感谢白雨虹同志的精彩演讲!感谢大家对刊协讲堂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