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的梁徐中心小学曾经走出过杨元喜、陆夕云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所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在科学家前辈校友的感召下特别喜爱科技课程,目前有10名学生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梁徐中心小学举行了“科技嘉年华童心创未来”活动,全校的科技小能手们体验了与众不同的快乐节日。
在梁徐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全体学生们正在兴奋地创造着自己的“科技六一节”。小创客社团、小玩家社团课程展示;小发明项目成果展示;模型搭建;航模仿生;3D打印;WER机器人;无人机特技飞行等十几个有趣的科技项目,让小学校园变成了“科技博览会”,孩子们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起分享科学创造带来的乐趣。
小发明项目成果展示是同学们最关注的活动,宋瑞阳同学带来了自己设计的在火灾时可以轻易打开的防盗窗。宋瑞阳介绍:“平常的防盗窗在遇到火灾的时候都不能打开,居民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而我设计的这款防盗窗,在火灾时就可以轻易打开,从而从这个窗口逃出去。”
同样洪子恒同学发明的自动摘果器也赢得了大家的赞扬。他发现学校的枇杷树成熟后,老师们要摘高处的枇杷相当麻烦,于是发明了这个带视频系统和切割采集系统的自动摘果器。用这个设备可以精准切断果实与树枝的连接,摘下的水果全部会落入网兜,很有实用价值。
泰州市姜堰区梁徐中心小学副校长宋庆军告诉记者:“我们目的就是激发我们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创新、创意、创造的精彩。”
这所农村小学之所以每年都诞生出很多小发明小创造,是因为学校平时十分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课程项目,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科技创新、“红领巾”创未来、科技模型等大赛活动,并积极提供教学和指导。孩子们纷纷取得了比赛的好成绩,实践发明创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目前梁徐中心小学已经有10名学生已经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洪子恒说:“以科技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我校曾出两任院士,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长大以后,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在科学方面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