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中新天津生态城结合区域科技企业发展实际,整合、提升现有科技政策,出台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创新促进办法》(以下简称“科技政策3.0版”)。该政策共21条,从推动科技企业成长、推进创新主体壮大、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服务环境5个方面,为初创型、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提供全周期、全体系科技支持。
一直以来,生态城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引育新动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措施》《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券实施管理办法》等支持政策,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动力。同时,生态城还支持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新区级专项支持资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天津市雏鹰瞪羚企业数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为进一步发挥政策在推动创新、促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科技政策3.0版进一步强化企业发展的延续性,除了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雏鹰企业、天津市瞪羚企业、天津市科技领军及领军培育企业给予奖励资金外,对取得“再次认定”的企业同样提供一定奖励资金,激发科技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的积极性,逐步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近年来,生态城科技创新主体加速引育,科技合作稳步发展,科技人才加快聚集,区域整体创新实力持续增强,特别是在生物医药、光电子、智能科技等领域硕果颇丰。
结合生态城主导产业发展实际,为进一步加速构建特色产业链,科技政策3.0版细化了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支持方向。其中,在生态城实际入驻的科技型企业,在政策有效期内完成厂房洁净化新建或改造的,给予升级改造费用的50%补贴,补贴金额最高500万元。围绕“双碳”、环境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及生态城主导产业等领域开展的技术攻关项目,在符合生态城自主支持立项条件的基础上,经专业指标综合评价,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立项资助。
在鼓励研发创新的同时,生态城也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将对新入驻的科研院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适当补贴;对国家级、天津市级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给予最高200万的奖励;对获得国家级、天津市级科学技术奖的第一完成单位,按照国家或市级奖励资金200%给予匹配;技术成果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的企业也将获得不同额度的奖励。
依托生态城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园区和“中新知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生态城科技企业的专利储备不断增加。2022年,生态城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10件,同比增长44.5%,成功培育丹娜生物获得生态城首个天津市专利金奖,培育美腾科技、国网瑞嘉荣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专利强企势头凸显。科技政策3.0版加大了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支持力度,在高价值专利授权、PCT专利授权、专利奖项等方面,都将为企业提供适当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高价值专利创造。
为了让企业能享受到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破解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生态城将对给区域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的代理机构给予全年最高20万元的资助。同时,生态城还将通过科技企业融资支持、创新之星奖励、创业活动补贴、科普活动奖励等,持续提升创新服务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生态。
下一步,生态城将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方向和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强化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释放创新动力、活力、潜力,进一步做大做实新动能“底盘”,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