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2020年,青岛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着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新进展,获批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数量领先全市,企业在防疫抗疫、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研发创新突破不断,开花结果。
告别2020年,迎来2021年。踏上新跑道,开笔写新篇。面对新一轮开放发展新机遇,青岛高新区将全力推动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释放创新驱动原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新的一年,乘势而上,破浪前行!
青岛高新区获评2020年省、市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典型工业园区环境风险应急管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承担的病原体核算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3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占杰获2019年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易邦生物“畜禽新疫苗技术创新体系”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全省唯一一个企业科技创新奖。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青岛高新区获“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表扬,是全国仅有的15家获得激励的“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开发区、全市唯一获得此次激励的单位。此外,高新区嘉星晶电半导体产业平台入列2020年国家“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并获得国家2500万专项资金支持。
为加快推动一批先进适用重大科技成果在地方落地转化,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开展“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青岛高新区顺利获评科技抗疫“百园”建设,完成防疫抗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20余项,汉唐生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研发及产业化、海特生物医用生物物质高速离心分离设备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200万中央引导地方资金支持,科技抗疫“高新”力量进一步凸显。
奖补582万元助力科技战“疫” 青岛高新区打响2020年激励科技创新“第一枪”
2020年2月28日,青岛高新区开展“防疫抗疫突出科技贡献奖”线家科技型企业给予奖补资金582万元。加快政策、资金、服务集成,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疫情防控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悟牛智能获国家“科技支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表扬;简码基因成为国内第一批研发完成核酸快检试剂盒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批获得CE认证的同类企业;汉唐生物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出口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市创新节期间,高新区重磅举办青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双创云和海尔Klink双创平台同时发布;举办中国(青岛)智行生态大会,青岛智谷智行中心落户、中国(青岛)智能出行共同体成立、智能出行“五个一”产业体系发布、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出台;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2020青岛高企上市潜力10强”、青岛智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朱容等3人获评“2020青岛十佳科技创业新锐人物”。
青岛高新区坚持“以赛选优”“以赛促优”,通过政策引导、赛前培训、全程跟踪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高新区56个项目参赛,38个项目晋级,占全市22.4%,报名数、晋级数全市双第一,6个项目获奖、3个项目晋级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家赛。青岛市第六届“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中,59个项目参赛,10个项目晋级,参赛企业数量、晋级数量领先全市。“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国际赛区)、深圳等城市,征集国内外创新创业项目337个,“以赛招商”平台对优质资源吸引力持续增强。
作为全市创新创业的新高地,青岛高新区以落实“青创十条”为抓手,加快搭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支持体系,着力打造一流创新发展环境。开通“创服帮办”,推动实现“一次问清、一站服务、一服到底”。强化政策引导,拨付区级科技资金1.08亿元、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26亿元,惠及企业千余家次。携手36氪等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宣传线上推介,强化与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对接,开展驻地院所成果转化“破冰”行动,推动完成技术合同交易455项,交易额9.07亿元,同比增长62.8%。
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批复全国13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青岛高新区成功入选,系省内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是科技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重要实践举措。创新积分制根据参评企业积分情况,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精准画像,通过评选并对标杆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潜力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重点支持,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
青岛高新区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护航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高企(“双高”企业)—拟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成立高企工作专班,制定高企培育推进工作月台账,完成2630家企业筛查,筛选、走访调研高企储备种子企业458家,推动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1家,较上年度增长86%;新认定高企105家,总数达到326家;高测股份顺利在科创板上市,易邦生物、中科英泰入选全省首批50家科创板上市培育库,中科英泰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青岛高新区积极探索载体项目入驻流程再造,变项目入驻联审制为备案管理,工作时限大幅缩减,累计为青岛海迪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143家企业办理了入驻项目备案,备案总面积约10.7万平方米,工作时限大幅缩减,载体、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完成蓝湾创业园等5个园区专业产业园区(筹)认定,认定面积达49.7万平方米。推动3家载体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占全市37.5%。3家产业园获评2020年度全国产业园区“金梧桐奖”,占全市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