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新闻
2023-202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细分市场调研及前景专项报告
发布日期:2023-05-31 阅读次数: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上游是设备零部件,主要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监控计量设备、充电枪、充电线缆、主控制器、通信模块及其他零部件。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华为、中兴、英可瑞、盛弘股份、通合科技、优优绿能、英飞源、永联科技等企业。

  中游企业为充电桩及其他充电设备生产商,包括直流充电设备生产商和交流充电设备生产商,主要参与者包括 ABB、BTC POWER、Daeyoung、万帮数字、盛弘股份、玖行能源、科陆电子、中恒电气、科士达、万马股份等企业。

  下游企业为运营服务商及终端客户,包括换电站、充电站、新能源汽车厂商及配套运营服务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万帮数字、特锐德、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蔚来、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集团、金龙客车等企业。

  为配合整车的销售,部分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会选择自建充电桩吸引消费者。为提升消费者充电体验,缩减充电时间,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通常会为其消费者提供大功率直流快充方案。功率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因此,提高充电功率可以通过提高充电电流和提升充电电压予以实现。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充电电流能够提高充电功率,但根据焦耳定律,充电电流的提升将大幅增加充电过程中的热量释放,进而对充电设备的散热性能提出较高要求。以特斯拉大电流快充方案为例,其 V3 超充桩峰值工作电流超过600A,需要使用直径更大的线缆及液冷充电枪,对散热技术要求更高。目前,充电设备散热技术及方案逐步成熟,液冷充电桩、液冷充电枪等已开始逐步应用,超级充电桩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

  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充电电压能够提高充电功率,且不会显著增加充电过程中的热量释放;在充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充电电压可以大幅减小充电电流,显著降低充电过程中的热量释放,因此,提升充电电压成为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选择。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硅基功率半导体的耐压能力限制,新能源汽车厂商普遍采用 400V 电压平台架构。2019 年保时捷推出的 Taycan 首次推出 800V 电压平台架构,充电功率最高可达 350KW。相较于 400V 电压平台,800V电压平台工作电流更小,可以节省线束体积、降低线路内阻损耗,提升功率密度和能量使用效率。2021 年后,高压快充方案受到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青睐,现代、起亚、北汽、广汽、小鹏等厂商相继推出 800V 电压平台,高压快充成为新能源汽车厂商增加产品亮点的重要举措。

  未来,充电设备散热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的提高,将会带动大电流、高电压的大功率快充需求,从而推动高压大功率充电模块需求的增加。

  车桩比是衡量充电桩建设程度的关键指标。2015 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中提出了到 2020年我国车桩比达到 1:1 的战略目标。截至 2022 年 9 月末,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1,149.00 万辆,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合计保有量为 448.80 万台,车桩比从 2017 年末的 3.43:1 下降至 2022 年 9 月末的 2.56:1,呈下降趋势,但距离政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为实现既定车桩比目标,且考虑到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充电桩保有量也将快速增长,可以预见以充电模块为核心器件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增长潜力巨大。

  从 2018 年末至 2022 年 9 月末,中国大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 299,752 台增加至 1,635,826 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从 476,869 台增加至 2,852,390 台,在数量上均大幅增加。从比例上看,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的占比结构总体维持在4:6 左右。目前来看,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数量均呈较快增长趋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公私桩保有量占比仍将趋于稳定。

  直流充电桩是目前充电模块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直流充电桩桩体体积和占用面积较大,目前多数应用于集中运营的充电站中,即主要应用于公共充电领域。

  纵观 2018 年末至 2022 年 9 月末中国大陆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比例变化,公共直流充电桩桩占比从 2018 年末的 36.62%上升至 2022 年 9月末的 43.06%,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直流充电桩与交流充电桩相比功率较大,充电速度更快,但建设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对电网供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用户对快速充电需求的增加,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将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计未来直流充电桩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运营端来看,充电桩运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导致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截至 2022 年 6 月,在中国大陆充电站运营商中,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 1 万台的共有 16 家,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分别运营 28.69 万台、28.43万台和 19.65 万台,处于前三的市场地位。整体上看,前十大运营商运营充电桩数量占总量的 85.09%。由于充电站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回本周期长,其行业特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互联网思维和服务意识,具有较高的行业门槛,因此目前行业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虽然目前中国大陆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仍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但随着行业政策出台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市场各参与主体对建设和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集中度呈下降趋势。2021 年 6 月底、2022年6月底,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运营商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比分别从66.90%、79.13%和 90.29%下降至 50.24%、68.48%和 85.09%。

  为满足动力电池的充电需求,换电站需要使用充电柜等直流充电设备,而充电模块是直流充电设备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目前,中国大陆换电站运营市场主要由蔚来、奥动新能源和杭州伯坦三家企业参与。根据充电联盟数据统计,蔚来换电站建设规模最大,截至 2022 年 9 月,蔚来在国内建成换电站 1,160 座,占比高达 65.83%;奥动新能源建成换电站 494 座,占比为 28.04%;杭州伯坦建成换电站 108 座,占比为 6.13%。

  当前,各运营商纷纷明确“十四五”期间的建站规划。根据充电联盟发布的《2021 年度中国电动汽车换电生态发展》数据显示,奥动新能源计划至 2025 年在全国建成 10,000 座换电站;杭州伯坦计划至 2025 年在全国建成换电站累计超过 2,000 座;协鑫能科计划至 2025 年建成 6,000 座换电站,其中乘用车换电站建设目标为 3,600 座。未来,随着国内换电市场前景不断明朗,行业内企业将会更加积极布局、规划换电站建设,市场竞争将逐渐加剧,国内换电市场格局将迎来较大变革。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细分市场调研及前景专项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12.5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节能汽车技术路线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路线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路线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电驱动总成系统路线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