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大国重器、伟人故事、历史人物……皆是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璀璨星辰。想知道更多“星星”的故事吗?欢迎
2023年7月,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文件,宣布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由于中国在镓、锗等稀有金属供应链里占据了85%以上的产能,因此在中国宣布出口管制条例后,被卡住脖子的美国与西方国家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然而,这只是中国组合拳的起手式。近日,中国硅产品龙头企业合盛硅业发布公告,宣布因硅产品不断降价,公司将减少工业硅的产能以降低运营成本。此消息一出,美西方的一众半导体巨头们顿时叫苦不迭。
在半导体领域,硅的应用前景比镓、锗等稀有金属还要广泛得多,毕竟它是制造半导体元器件的基础材料之一。
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拥有最成熟的硅产品供应链。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在2022年全球工业硅产量约为778万吨,其中中国的工业硅产量为630万吨,约占全球工业硅产量的81%。
很显然,中国在全球工业硅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中国硅产品龙头企业的合盛硅业宣布减产,无疑对全球硅产品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
要知道,合盛硅业的工业硅产能占全国产能的30%左右,这意味着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波及全球所有的半导体供应链。
那么,为什么合盛硅业会突然宣布减产呢?其实这与长期以来中国硅产业面临的不合理商业待遇有关。
作为全球最大的硅生产国,中国企业普遍以薄利多销的模式抢占硅产品市场,这导致即使是合盛硅业这样的龙头企业,其利润率也丝毫不理想。
工业硅的生产则对电力具有极大的需求,因此到了夏季的用电高峰时期,工业电价上涨,工业硅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
然而,西方的半导体巨头们却拒绝将产业链的蛋糕分给中国企业,它们通过打造商业联盟把持着议价权,要求中国企业为西方的半导体巨头们提供稳定而廉价的工业硅。
在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利润却无法提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遭到挤压,此时宣布减产就成了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武器。
事实上,早在中国宣布对镓、锗等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时,西方就已经开始操控国际舆论,试图将脏水泼给中国。
据韩联社报道称,韩国三星集团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将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中方的出口管制。
而在声明中,韩方有意无意地暗示,是由于中国单方面的“违反商业精神”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因此不排除韩国半导体产业未来采取同等的措施作为回应。
尽管他口头上声称“不认为日本是中国的针对目标”,但他事后却补充表示,只要中国的管制措施对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带来了伤害,那么日本将会与“更有合作信誉的对象加强合作”。
美国的反应更加强烈。据美媒CNN新闻报道,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对中国管制半导体原材料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
美方声称,中方的做法进一步凸显了供应链多元化的必要性,因此美方需要在供应链中建立弹性。未来,美国将与和盟友以及合作伙伴一同协商解决类似问题的有效途径。
不过,西方要想在全球范围内绕开中国重建半导体原材料的供应链,基本上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方面,无论是硅产品的生产,还是镓、锗等稀有金属的生产,都需要一套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而中国就是目前最大的“世界工厂”。
中国占据着全球30%的制造业产能,相当于美国与欧洲的总和,如此巨大的竞争优势将使西方国家重建工业链的设想变得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对于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国内的“去工业化”趋势基本没有任何扭转的希望。
原因很简单,在这些发达国家里,利润空间大、回报周期短的金融与证券行业才会得到资本的大规模涌入,而实体工业与之相比根本无法激发资本的投资兴趣。因此美西方即便联手,也无法与拥有举国体制的中国进行工业竞争。
事实上,中国之所以在近期打出一套“组合拳”,本意就是为了警示西方,如果继续在半导体领域遏制中国发展,那么就要做好被中方反制的准备,毕竟并不是只有西方才有“卡脖子”的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盲目打压制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损人不利己。
在中国打出产业链组合拳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再度向西方强调了中国的立场:半导体是全球分工合作的代表性产业,也是中国企业与各国互利互惠的结果。
然而美西方近年来不断滥用管制措施,打压遏制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这是对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践踏与破坏。对此,中方再度强调,美方一边谈合作、一边搞对抗的做法,迟早会自食恶果。
【1】美暂停云服务报复中方管制后,中方再次重拳出击,减少工业硅生产 本网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