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021 年把平板升级成了 iPad Pro 11。买的时候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既然是居家办公,那一定也能和 Apple 的广告一样,不识 computer 为何物。可实际到手后就会发现,很少有人能完全脱离 Windows / macOS 这样的桌面工作平台,到后来 iPad Pro 还是成了 bilibili 专用播放器,出现最多的场景是饭桌和床边。
迫使我尝试改变的是 22 年初的一个意外。我开开心心带着 iPad Pro 出门旅游,原想玩一个周末,结果家里突发疫情,我就直接被扣在了外地的朋友家(还把他拖下水跟我一起居家隔离),年都过完了才回去。那两个月里,我辛酸地用 iPad Pro、朋友键盘坏了的笔记本、时不时必须交换场地的台式机艰难工作,为了能用上那个笔记本,我甚至又买了两把键盘。
回去之后,我就着手尝试将更容易携带的 iPad Pro 真正引入工作体系。中途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尝试了很多的辅助配件,才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方案。
在经过一年的试验后,iPad Pro 已经成了我外出、旅游需要工作时的首选设备;今年我也决定完全淘汰自己老旧的游戏本,iPad Pro 随即完全承担了我的移动办公场景——不过这个过程并不算轻松。这篇文章我就简单聊聊自己如何把这块平板带入生活工作的惯例的。
按目前 Apple 的思路,iPadOS 仍然是一个扩展的移动系统,而非简化的桌面系统。虽然有了大量的 App Store 应用作为补充,但一个本质上仍是「手持」的设备,要让它进入「工作」「创作」这样的场景,只要试试就知道不可能像广告里的小女孩一样,趴在草地上写写文档就能搞定所有事情。
iPad Pro 11 在我心里是一个怎样的设备呢?即使非 mini 版的 iPad,在我心中也更像一个放大的手机,而非缩小的电脑。原因很简单:它有一个本来就为手机设计、最近几年才分离出来的系统,大部分的操作逻辑也仍然更接近手机。但诸多方面的优点让它足够成为一个移动工作设备。
从便携性看,它再大则不好手持,会像触屏笔记本一样鸡肋;再小则靠近手机,没有足够的屏幕空间进行施展——作为中等尺寸的触屏设备,它接近手持极限,机身足够轻薄。性能与功能上,它搭载了极其强大的 M1 芯片,App Store 积累多年的应用都可以无痛运行,还能靠大内存提高一下多任务能力。更重要的是,拜众多和我一样对「移动生产力」有所期盼的消费者所赐,iPad 有大量可选的配件,让它能更方便地兼容桌面使用。
还有一点——之前,我的移动工作设备是本科时候买的神舟游戏本。说是「移动设备」都有些抬举,15.6 英寸屏幕的游戏本加上板砖一样的电源,满满当当地能塞实背包,基本移不动。而再买一台性能适宜、支持 PD 充电的超级本,少说也要再花个五千块,相比之下,还是为 iPad Pro 购买配件,让 iPad 向「桌面设备」的方向发展更合算一些。
如果我们认真讨论全方位的「工作能力」,iPad 自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让移动设备成为生产力的组分是可行的,但工作不受电脑的桎梏则希望不大。
一方面,对我这样以 Windows 为主力工作设备的人来说,基本没有体验「连续互通」的条件。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 2023 年的当口,iOS / iPadOS 还是没有一个能与其他系统和设备轻松接轨的、直观的文件管理系统,也没有易懂易上手的多任务方案,更别提现在还能偶尔遇到跨系统打开文档就格式全乱的问题。
少数派的工作因为涉及与作者等大量外部人员的沟通(催稿),其实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各种云服务、云文档,这也是我可以远程居家工作的基础。大部分时候,我只需要一个浏览器或是移动 app 就能完成工作的最终环节,其他步骤只需要能处理好,我可以自由选择喜欢和顺手的工具。
而且,web app 的概念发展了这么多年,许多操作只要一个网址,就可以在各个设备得到一致的体验。在诸多云服务的加持下,我使用 iPad 进行工作的难度得以大幅度降低。
有了使用 iPad 办公的基础,只是完成了引入的第一步。有了 M1 的 iPad Pro 还只是一块性能强大的触屏,直接用来办公,除了让手指抽搐,恐怕并不能帮上什么忙。想要让 iPad 派得上用场,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帮手。
让 iPad 从娱乐设备走向工作设备,对我来说最首要的就是选购一组合适的配件,让它可以承载长时间的工作使用。
人人需求不尽相同,具体购买什么样的配件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场景确定。比如我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输入,虚拟键盘会占据屏幕的很大面积;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大的显示面积,就可以选购便携显示屏,而对我来说就没什么必要。
说到底,iPad 就是两个应用方向:加配件靠近电脑,增加工作能力;保持轻薄减少负担,维持灵活。很少有配件可以同时满足两个方向,但不少人都是要时常切换的。所以想达到完美契合日用习惯,需要长时间的挑选、更换和尝试,放手买,大胆换。我也是到最近才有了比较稳定的搭配。
以我个人的使用为例,我在家有电脑工作时,用 iPad 主要是播放视频和阅读。工作场景中,我大部分时间在输入文字、参与会议、改稿,以及用浏览器上后台。理论上,满足这些需求我至少需要一把适配 iOS 的键盘、一个 iPad 支架、一副耳机,再想完善体验可以为桌面模式配一块触控板。
之前我最常用的就是一块可调角度、带触控板、可拆键盘的多功能键盘壳,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发现问题。一是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我的手会落在触控板上,搞得时不时来一次误触,弄丢光标。二是比起对触摸板的需要,长时间写作时,我更需要一块好用的键盘,短暂地触摸屏幕穿插操作习惯反而算不上什么大事。所以后来,我甚至会把键盘卸掉,只用支架壳,连其他的蓝牙键盘。
现在,我使用的主要工作组合就变成了独立的键盘+支架壳,目前的选择是sspai x Keychron K3 矮轴机械键盘,配上之前tomtoc 新出的分体保护壳,需要开会时再加上Soundcore 的 Liberty 3 Pro。
选这个组合是因为我希望用最小的体积和重量换取最好的输入体验。矮轴机械键盘厚度低,比较方正,在小的单肩包或者手提袋里也可以很好带。而且比起我之前喜欢用的 40% 键盘,Keychron 对 iOS / macOS 的适配不错,比其他键盘能多用几个系统快捷键。K3 的单机重量很低,尽管我更喜欢更小的配列,但综合一下市面上产品的配列、重量等参数,我也就暂时没了换的打算。
耳机就比较简单了,之前我使用的是 Bose,其降噪水平一直稳坐领先地位的,但我的一代大鲨遇到了红白灯故障,手里只剩下了 Liberty 3 Pro。虽然比起 Bose 降噪弱了一点,但大幅降低的重量让我的长时间佩戴体验反而还好了一些。至于大鲨二代的体验,可以参考克莱德的文章。
最大的变化是换用 tomtoc 的这个分体保护壳。主要是因为它不仅满足、还进一步扩充了我的日常使用形态。这个保护壳分了内外壳两部分。内壳有全包边保护,有透明窗设计;外壳则是一个能多角度调整的外皮,二者以磁吸形式连接。而且除了常规的横置可调角度以及适合手写的低角度横置,这个保护壳还在外壳多做了几道弯折,可以多提供类似用三角支架竖立的形态。
最开始是在看书时,我就换到这个竖立模式,可以解放看书悬抬的手腕,也比较方便切换到 Notion 做笔记。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横置的经典模式进行工作。
不过现在,我用竖立模式的时间逐渐增多了。主要是尝试之后,我发现在竖屏状态下写作也非常方便。首先是抬高 iPad 中心的视平面对脖子可以更友好。其次,我的大多数写稿改稿工作都依赖于飞书文档进行文字处理,写作时也经常需要穿插配图。而由于 iPad 的屏幕比例和云文档对排版的处理方式,即使收起横屏左侧边的目录列表和右侧边的评论栏,显示的文字量也不如竖屏状态,更适合我联系上下文进行修订——思路很像不少程序员会选择用纵向屏幕写代码。所以现在,我的横屏形态主要就留给了开会读文档(和在家当第二屏幕吃饭看视频)。
另外就是去掉外壳的手持模式,如果算上我在家让 iPad 回归完全的娱乐设备的时间,用得最多的就是只装内壳的状态。内壳不算重,四角也做了加厚加高的防跌落处理,可以抹平摄像头的凸起,拿下来平摊写字或是手持看视频也都比较方便。还能把我专门刻的字露出来——这点我之前用过的壳子都做不到。
当然,这套配件我也觉得有可以增强的地方,比如可以增加一块够小够薄的触摸板,把之前键盘壳的特色单独拿出来补上,还能躲开之前误触的问题,或者在有合适的产品后换把更紧凑的键盘。
我在调整这套方案的过程中其实吃过不少亏,最大的一个就是 Apple Pencil。
iPad 作为一个放大的移动设备,现有的大部分 app 都是为了这个轻量便携的基本设计做的。如果不是要进行长时间的创作,手指加触屏就已经是很好的输入方式了,没必要采用其他的输入配件——即使官方设计的 Apple Pencil 和 Magic Keyboard 也不例外。Magic Keyboard 因为重量、保护能力和角度限制,一开始就被我排除出了购物车,但我终究是没逃过 Apple Pencil 的吸引。
买 Apple Pencil 时,我以为自己会用电子白板做资料整理,以为会用电子手帐替代我习惯的纸质手帐。实际用起来才发现,我的 Apple Pencil 使用频率低得出奇,最习惯的还是纸质的白板和手帐。因为本身就不会画画,Apple Pencil 在我手里真正的用途就只有 PDF 标注,顶多偶尔写两个字。
而在尝试的前期,秉承「买了就要用上」的理念,我还会把 Apple Pencil 一直挂在 iPad 上,包括在家摸鱼的时候。但除了成为累赘,它也没能派上更多用场,甚至让我的日常使用受到了影响。经过别扭的几个月,我才下定决心,让 Apple Pencil 呆在我的笔袋里,需要时再临时充电。比起让我强行用它,一本PAL 手帐、一支笔、一个易撕的白纸本才更适合我。
没有什么配件是全场景「必需」的,搞清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大胆买,大胆抛弃,保持最低限度的使用,才能发现用起来最适宜的方案。
刚刚也说了,iPad 能成为我工作设备的最大基础,就是我的整个工作流程都围绕云服务展开。即使不外出工作,基本也就围绕飞书和飞书文档进行。再加上诸多 web app 加持,我的迁移主要就是在偶尔在网络不好时,找到适合辅助的本地 app。
我还是要着重说说飞书文档。作为我们平常使用的云协作文档,它兼容了基本的 markdown 语法,也方便和外部作者共享。要说有什么不足,对我来说是他们取消了独立文档 app 的开发,平常使用要么是浏览器,要么是直接在飞书内打开。虽然不影响性能,但我还是更喜欢在纯粹的文档界面写作,也能方便我在日常工作对话和文档间切换。
此外,我还准备着Byword和iA Writer作为脱机的 markdown 编辑器,以免在外工作网络不佳时发生同步异常。二者的特点是界面干净,没有什么多余的界面元素,很适合沉浸工作。
移动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做图,由于我本身就不会画画,做题图和配图其实都是靠拍照和现成素材,都是比较简单的调整。大部分操作靠Figma就能完成,其他的就是用Squoosh压缩,实在不行还有Photopea。
和电脑工作相比,制作文章配图在 iPad 上甚至还容易些。因为带有两颗素质不错的摄像头,涉及物品时就可以一步到位,拍照修图一气呵成。
但做题图就不那么简单了。iPadOS 上能使用的应用不少,但大多数都是为了从零开始的创作准备,对我这种主要靠编辑拼接的其实不太友好。比如我在Procreate(也是我为 Apple Pencil 搞的另一个冤大头支出)中也加入了一个题图尺寸的模板,但对我这种要按像素和比例干活的人来说,还是不如能方便按像素画参考线的 Figma。所以如果有类似需求,我大多就是和配图一样,用 Snapseed 直接调整素材裁剪完事。
而轮到非要在素材基础上做图时,虽然算不上满意,我采用最多的还是 Figma 的网页端。Figma 的 app 不支持编辑,网页 Figma 的功能很多又依赖状态栏、侧边栏和下拉菜单,而且 web app 下无法完成浏览器隐藏地址栏的上滑操作,导致可视范围受限,着实不太舒服。
至于常用的其他用途,我会用Notion记读书笔记,偶尔也用来写一些不成型的文章,算是一个廉价的多平台整理方案。稳定使用的本地应用,最多的就是读 PDF 和标记的GoodNotes了。和之前常用的 Flexcil 相比,功能更加完善,必要时也可以直接用来做手写笔记。
除了使用 app 的差异,iPad 与传统的 PC 工作最大的差别就是多任务处理。尤其 iPadOS 16 引入了台前调度之后,多任务的选择也增多了,但和传统的后台、分屏、侧拉相比,台前调度可以让 iPad 更好用吗?
先说我的结论:对我来说,台前调度的意义还没有大到让我牺牲屏幕显示面积的程度。
iPad 最大的限制就来自它的屏幕尺寸和限制过大的多任务界面。一方面,我常用的网站后台和 Figma 这样的网页应用在 iPad 上可视范围会变得极小。由于它们的功能和侧边栏关系很大,我也很难找到一个收起侧边栏之后还能好用的状态,这就让可操作的范围本身就会高度受限。台前调度本身就是要用屏幕面积换功能,对 11 英寸的屏幕来说,这样的交换并不划算,如果是 12.9 英寸的 iPad Pro,可能会更频繁地用上这个功能。
我能用得上台前调度的唯一工作就是整理派早报。我需要同时打开多个网页标签、自己的新闻聚合订阅,还要一起打开早报的文档,也就是在飞书、浏览器、阅读器之间来回切换。这种时候,台前调度平铺的最近应用就比较方便,我还会把程序坞的显示关掉。而在做完前期编录,转到网站后台处理后,我就会直接把台前调度关掉,保持最大的显示面积。
但在大多数时候,我并不需要这么频繁的切换,即使是需要查找和摘录资料,侧拉一个浏览器也可以解决问题;如果资料量太大,偶尔用一下分屏也是可以的。只是这些传统的多任务模式也不是什么良好的解决方案,毕竟在电脑上,这都是很简单的工作,但放在 iPad 上,连分屏的比例和个数都带着限制。所以我的选择是尽可能减少要打开的应用和分屏,避开需要同时打开大量窗口的工作。
举个例子,刚刚讲 Apple Pencil 时,我说自己宁愿维持纸笔辅助,也不愿意用电子白板和手帐,有很大程度就是因为 iPad 的多任务功能比较弱势。比起还要侧拉、滑动、笔还要充电等等进行额外操作,我觉得不如一张能一直保持在面前,还能与在写的文章同步参考、调整、更改的纸质版来得方便。其实即使在家用电脑工作,我也购买了一个米家的小黑板,拿来随手记一些梗概和设定。
听起来可能有些离谱,但开始好好用 iPad 工作的起点,就是意识到 iPad 在这些功能上的不擅长。
在尝试用 iPad 的过程中,我也参考了大量的分享,比如如何用 iPad 做笔记、如何把 iPad 当成工作中心,也试着去拷贝这些人分享的经验,看看自己能不能让这块性能强大的平板在我的手中也「物尽其用」,但最终都为失败结束。
iPad 的广告会给观者一个错觉:如果广告中的人可以,那么我也可以用 iPad 做所有事。接下来或许就是尽可能把所有的工作 / 生活使用尝试在这个移动设备上安置。
而 iPad 的广告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把一些基于云服务的(比如视频会议、网页浏览、分享与协作)、基于创作的(比如音乐、绘画)、基于阅读的(比如学习与笔记)工作呈现给观众,而这些恰好是触屏移动设备擅长的领域。它给了一个更适合创作的环境,但不会让你立马变成以创作为生的人。
工作和生活需求一直在那里不会变,电脑和 iPad 擅长的功能各不相同,但都能互相兼容,选择一侧的优势,就等同于要认识到另一侧的劣势。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设备,才能确保效率的最大化——这也是我觉得「全 iPad 办公」并不值得随意模仿,因为这种使用的背后必然是对云服务的高度依赖和纯粹的创作在工作中的高占比。
强行追求「全 iPad」,只能适得其反。如果用得到,你可以像我一样,把它弄成自己的移动工作站;但如果没需求,戴一块薄薄的内胆壳轻轻松松地看视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希望这篇文章也能给你启发,好好用上自己的 iPad,别成为被 iPad 绑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