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文章
对于美债我方最新表态如了耶伦的心愿?接下来美方有大转变?
发布日期:2023-07-28 阅读次数:

  7月6日耶伦的专机降落在了北京,当天现场并没有布置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方代表也仅有来自财政部的一位司长前去迎接。从这种外交规格来看,耶伦此行想要顺利完成使命绝非易事。

  根据美国媒体此前的报道,耶伦这次是带着三大使命来到中国会谈的,并且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和我国高层就美债问题达成共识。网传消息称,中方已经对美债发表了最新声明,耶伦的心愿已了。这到底是真是假,美方接下来的对华政策会不会有什么重大转变呢?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耶伦已经见到了我国财政部、央行以及外汇管理总局方面的高层领导。不过直到目前官媒依然没有透露这些会谈的具体内容,并且这些会谈也还没有发表过任何实质性的共识文件。所以“耶伦心愿已了”的说法,目前还没有理论依据。

  第一,从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角度出发,中国需要继续抛售美债。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上都出现了一波明显的贬值趋势,并且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已经明显超过美元的升值幅度。

  以离岸人民币为例,2023年至今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4.5%,而同期美元指数却反而下跌了近1.2%。由此可见,人民币的贬值更多源自内部因素,而由内部因素带来的贬值压力往往都需要通过增持黄金储备的方式应对。

  根据统计,截至6月底我国黄金储备已经达到6795万盎司。而在此轮长达八个月的增持黄金储备操作开始前,我国的黄金储备约为6264盎司。

  在外贸行业逐渐陷入发展困境的今天,我国央行如果想要继续通过增持黄金的操作来支持人民币汇率。就需要进一步抛售美债,用换取到的美元来从国际市场上买入黄金。

  第二,巨大的地方债压力也让中方不会贸然增持美债。地方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根据媒体报道,最近河南等地已经获得了来自建行、农行的金融支持。

  未来我国其他金融机构大概率也会介入地方债、城投债的处理工作。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结果公布有关地方债的具体金额,以及相关隐性债务的涉及范围。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地方债务问题绝非鸡毛蒜皮。

  在中国财政体系面临巨大考验的情况下,即使高层同意增持美债,也会因为地方债务压力过大,而无法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增持。根据统计,美国目前的债务规模已经高达32.32万亿美元,相比新版债务方案公布前的31.4万亿美元,增加了将近1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美方现在所希望的增持力度要远远大于之前中国购买美债的规模,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耶伦大概率是要失望而归了。如果耶伦不能带着白宫想要的结果回到美国,那么美国接下来的对华政策恐怕也不会有什么重大转变。

  第一,制定更多应对断供措施的紧急预案。根据外媒报道,白宫方面正在计划将AI芯片、智能云服务等高新技术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以此来回应我国断供镓、锗两种关键金属资源的政策。接下来美国大概率还会采取类似措施,我们应该制定更充分的应急预案。

  第二,逐步降低对美国等西方市场的布局。随着我国企业产能不断扩张,近几年很多企业都走上了海外发展的道路。然而贸易战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将会给中国制造带来非常高的政策风险。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非常艰巨,美国国债、中国地方债都是全球债务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美联储加息所引发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也需要全球经济体认真对待。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团结或许要比对抗更对全球经济发展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