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文章
云服务已经成为信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发布日期:2023-06-04 阅读次数:

  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系统的架构也呈现出新的机会,不同形式和类型的云网融合(cloud-network integraon,CNI)服务也逐渐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因为只有二者相互匹配,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业务的能力和效率。

  目前大多数的云服务实际是由云服务组成的网络。在传统的IT系统架构中,应用和网络是相对分离的,即使是一个包含广域网络连接的企业级应用,网络的规划也可以相对独立。要想整个云架构运转得好,云上应用需要紧密集成,并与云服务及相关的网络服务配套。这是云架构业务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云网协同,运营商2B业务新机遇云网融合不仅是一种云服务的类型,更是打造了面向企业客户的统一平台和入口,将企业的网络能力和产品技术能力相结合,更好地支撑了云计算基础业务的运行,创造出了更多的业务场景,如企业上云、云间互联等。云网协同能力的优劣,将决定运营商面向2B客户的产品服务能力,更影响运营商关于云业务的生态布局能力和商业模式。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有机会在提供云服务、网络服务的同时,以“云网融合”“应用规划/布署/迁移”等方式切入客户的IT领域生意,那就能够形成新的赢利点。因为能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体验,收入形态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拓展,改变只能简单通过资源售卖获得收益的模式。这样一来,运营商在电信运营中所积累的IT能力,也能够有机会形成带来新服务机会的资源。

  现有运营商云信息化服务能力可分为北向能力和南向能力,这两种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割裂的——也就是说网络和应用是脱节的。随着运营商业务从传统的互联网访问向视频、游戏、网购等本地CDN服务器提供的业务转变,网内东西向流量增加,同时云架构所需要的虚拟机迁移、异地二层互通也带来东西流向迁移。因此业务形态无论是在南北向还是在东西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如果能够通过云网融合实现业务的拓展和业务属性的丰富,运营商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国外运营商云网融合的重要案例是AT&T推出的NetBond产品,这是该运营商首个软件定义网络(SDN)商用解决方案,它的设计初衷是提供针对云服务提供商的全面管理的网络和云基础设施连接模型。NetBond for Cloud为主流云服务提供商的提供云连接服务,其中包括AWS、IBM、Equinix和Microsoft Azure等。

  NetBond继承了AT&T各种业务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连接到云端方式。在NetBond生态系统中,预集成了AT&T主机托管和云存储服务。用户从他们的私有设施连接到AT&T的云存储或第三方云提供商。通过提供更多的连接点,利用AT&T MPLS VPN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上虚拟专网接入的方式获得在网络上的云服务。通过这些企业业务服务场景的组合,AT&T提供了一个集成的混合解决方案,满足一系列具有不同云策略的用户的需求。

  Oracle与AT&T达成云计算协议,并与Equinix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三者之间的联姻,带来的结果是Oracle的云业务直接部署在全球最大IDC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上,更是云网融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AT&T可以获取Oracle云计算组合产品;数千台AT&T的内部数据迁移到Oracle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该举措旨在通过Oracle公有云平台和AT&TAIC提供对这些数据的访问,并为AT&T的企业用户提供更多的云服务选择。与此同时,Oracle与Equinix之间的协议会大大促进大型企业使用Oracle的云平台。使用Equinix数据中心的公司现在可以直接购买到连接Oracle云端的专用网络,这些服务更快、更稳定、更安全——正是典型的云网融合中的“智能管道”业务。

  AT&T和Oracle的合作还不仅限于此,通过将Oracle网络云服务FastConnect纳入NetBond for Cloud生态系统,AT&T为企业用户提供另一种云服务迁移的选择。企业客户将能够使用NetBond for Cloud的安全和专用连接来管理和访问其Oracle云服务。其访问组件包括AT&T的MPLS虚拟专用网络(VPN),其流量与其他NetBond客户使用虚拟链路隔离,这样的隔离期望能够实现企业级的安全水平。

  这样的合作方式给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定位——在IT服务转型的方向上又有了很好的进展。也就是说,运营商对外以一个“云服务及网络服务综合提供商”的形象出现,对内则以“云基础资源虚拟运营商”的形象出现。运营商向相应的基础设施厂商(例如Equinix)租用IT基础设施,然后和类似Oracle这样的企业合作,加上自身整合的云端服务、平台及结合网络服务的各种能力出售给最终客户。这样一来,运营商就可以将关注点聚焦在“协助客户开展云化转型”“开放式架构构建咨询”“如何采用合适的网络能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云端服务感知”“如何帮助客户快速引入第三方应用能力”等方面,业务方向调校到高技术含量、贴近客户核心业务、服务价值显著、服务附加值高的领域。

  云网融合服务是伴随着云服务的发展而逐渐走入信息企业的视野的。在此之前,包括AT&T在内的不少运营商为了满足具有QoS要求的企业广域连接需求(例如大量跨国企业的敏感业务),通过MPLS等方式已经搭建了高服务等级的虚拟网络连接服务。运营商可以在原有网络基础之上,通过提供不同服务等级的方式来用一张虚拟网络赚钱。

  但一些新型基础设施创业公司基于更加轻量级、灵活可靠的出发点,与运营商合作整合了软件定义网络、广域网优化、CDN、网络可视化等要素,为企业客户提供了成本明显占优的新型全球专用网络。云网融合服务于是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

  从云的角度观察云网融合可以得到上述机会,从运营商最为擅长的网络角度同样可以做类似观察:随着云计算架构的成熟及应用的推广,网络作为重要的应用服务体验保障,整个架构的设计部署情况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大量应用在云端的部署对网络的带宽设计、灵活调整、与业务的紧密结合、支持丰富的网络接入资源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云架构的变化使得原先内部流量变成了应用云中心和各个业务节点,甚至是处于移动环境的终端之间的流量。NaaS(网络即服务)的概念开始提出并迅速得到落地。在灵活控制、开放兼容、快速部署、服务质量保障的要求下,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登上了舞台并预期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主流。2017年SD-WAN市场的两起并购表明这一市场已经逐渐为主流厂商所接受——这其中包括了6月思科6.1亿美元并购Viptela、11月VMware并购Velocloud。

  运营商要想实现云网融合,就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SDN/NFV化,然后将SDN/NFV化的设备集中成若干个资源池。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不改变现有网络构架,较为广泛采用的是OverLay方案。随着设备软硬解耦和转控分离,大批量的标准化设备将在控制调度层的统一安排下实现业务流的处理和转发,流量可以被灵活调度到相应的业务资源池,资源池需要具备随着业务量大小可伸缩的弹性和应对个别设备异常的快速切换的冗余性。

  随着云架构日趋成熟,运营商传统的CO(CentralOffice)将被改造为DC(DataCenter)。也就是说,将通过组建边缘DC、汇聚DC、核心DC三层构架,通过VxLAN等隧道技术将DC连成一体vDC,从而解决新业务服务资源池面上的问题。完成了这样的改造之后,运营商的云网融合架构就初具雏形;再辅以相关的业务支撑系统和业务流程设计,运营商就可以在这一架构基础上开展业务了。

  运营商和IT企业也在积极合作尝试拓展云网融合服务市场。Level 3和Equinix公司已经宣布与Amazon Web Services实现互联;Verizon也发布了其私有IP安全的云端互连解决方案,该方案将通过Verizon的全球IP网络、Terremark的托管中心,以及合作伙伴Equinix三方的联合,可在企业网络中提供各数据中心之间持续、安全的互联。像AT&T这样的企业,借助NetBond生态建立了“软化”网络,借助业务捏合网络和云资源。这样的路径并不能够简单地模仿,它建立在企业真正将IT化、数据服务化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上。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云网融合,运营商还需要付出不少努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侵权投诉

  引擎。近年来,各地政府陆续推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和智慧城市

  的来源及其对表面重构、反应速率/机理和界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并指出了进一步认识化学

  于美的、施耐德、SONY、TCL、广汽、OPPO、SIEMENS、长虹虹信、箭牌卫浴等多家制造

  。机器学习处理实际应用案例时,不是“十八般兵器” 的堆积,格物斯坦表示数学教育尤其

  在新基建时代背景下,5G、AI、物联网等技术牵引着计算力从数据中心向边缘侧下沉,

  颠覆了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方式,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也正在对农民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传统耕种模式进行变革。对于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

  基石,通过链接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赋能工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已

  可以看到,相比于2020年的全球趋势,中国的数字经济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与弹性,数字科技将疫情带来的冲击转化成经济转型的

  随着技术创新的推动以及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凸显,医疗领域的科技应用越发深入、全面,医疗机器人商用普及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医疗机器人在导诊、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阶段的应用需求持续提升,其中手术机器人

  智能创造新运维,物联推动新安全。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机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胡厚崑指出,通过新兴的技术来提高客户体验、优化商业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学科学系教授、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建伟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汇聚,

  。HCI被广泛用于Internet,金融,制造,能源和其他主要领域。随着超融合技术的成熟并应用于更特定的场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现采用其稳定而灵活的架构来构建数据中心的价值。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作为传感器领域的

  根据报告研究结果来看,法律法规制度缺乏完善调理、应用推广体制的不健全以及产业

  。面对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联通以积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推进移动转售业务

  这样的新型计算架构,也需要钉钉这样的新型操作系统,这是一个整体,前者提供水电煤一样的算力基础设施,后者如同新时代的Windows,让企业可以快速开发管理组织和业务的所有应用。

  “未来的网络世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基础架构将产生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网络风险,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速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车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

  趋势1:基础设施的建设,智慧城市有大量的智慧设施的部署。 趋势2:基础性

  水平提升,紧抓健康消费热潮进行保鲜技术的创新升级,优化智能生态消费体验融入智慧家庭体系,不断满足细分化的需求偏好,是冰箱

  智能制造是以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数字作为核心期

  一种技术流行词,以至于任何与区块链相关的东西都很常见。在某些情况下,技术本身甚至不

  ; 简单地将术语“区块链”添加到公司名称中,本身就是一种策略。不过,游戏和收藏业在整合区块链方面实际上是很有意义的。

  组成部分,其连接数将从几十亿扩展到数百上千亿,海量的连接和多样化的应用触发了移动通信的技术革命,这既给移动通信带来全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Objective Analysis分析师吉姆·韩迪(Jim Handy)称,汽车市场

  。挖矿热潮成就中国芯片设计黑马。世界三大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科技均诞生在国内。

  IC产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利率、原油价格以及财政刺激(fiscal stimulus)等都是IC市场的主要

  的精彩案例,分享Teradata统一数据架构(UDA)和Teradata整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