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模型竞赛热度未退之时,国内云市场又一次卷了起来。
不过,这次并不是卷行业市场,也不是卷AI技术,更不是卷硬核实力,而是卷价格。事情是这样的,在阿里云2023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巴巴CEO张勇宣布其核心产品价格全线%;紧接着,腾讯云宣布部分产品线%;移动云也不甘人后,宣布全线%,直接将“价格战”引入白热化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厂商的加入,云计算行业也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降价潮。
云服务“价格战”之所以引起轰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降价幅度大;二是涉及的国内云厂商多,三是涉及范围广,几乎所有核心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地下调。动辄50%、60%的降幅让我们直接感觉到本轮降价的杀伤力,产品线更是涉及云数据库、云主机、主机安全等。
涉足降价的国内云厂商逐渐增多。截至目前,天翼云、京东云也加入降价潮。日前,天翼云官网首页也贴出“核心产品让利90%低至1折”的头图广告,称新型S7云主机2.5折起,数据库1.5折起。在即将到来的618,京东云也作出“买贵就赔”的承诺。其全系核心产品的官网列表价均低于特定云厂商官网对标的产品列表价格;实际成交单价将在特定云厂商实际成交最低单价的基础上再打九折。
事实上,这波云服务降幅之大、涉及厂商之多、覆盖产品线之广已经达到空前的水平,甚至引发“以价换量”的猜想。这一想法也可以从云计算市场发展现状可知一二。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预测,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率将出现反弹,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56%;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将超36%。面对如此之大的蓝海市场,云厂商对于自身发展的渴望可想而知。
如今,国内云市场正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而“降价”则成为很好的策略。我们先看IDC最新数据,中国公有云市场两大业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以及平台即服务(PaaS),在2022年下半年同比增长19.0%,跟2021年同期42.9%的增长率相比,出现了显著下滑。
而即使在增幅下滑的情况下,各大公有云厂商的竞争仍异常激烈。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TOP5中国公有云(Iass+Pass市场份额)厂商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排名虽然保持第一,但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6.7%减到31.9%;腾讯云市场份额从11.1%减到9.9%,排名从第二降至第四。华为云市场份额从10.8%增到12.1%,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场份额从8.9%增到10.3%,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
于是,这场“价格战”由阿里云拉开帷幕,至少在阿里云看来,降价是一个简单且十分管用的情况,而降价也在国内外市场司空见惯。
在国内市场,张勇曾在阿里云大会上表示,过去十年阿里云将计算的成本降低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成,给“大降价”创造了先决条件。在国际市场降价更是常见,据透露亚马逊AWS自2006年上线年至今,已经连续数次降价60%以上;谷歌从2013年左右,也开启了连年降价的竞争措施,无论是数据存储服务还是固态硬盘设施,都保持着最高70%的降价幅度。
事实上,国内头部云厂商的规模效应日益明显,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这使得需要投入的成本也越低,这也是很多云厂商敢于参加这场价格混战的最大因素。
毫无疑问,这场价格战最大的利好在于用户。对于企业用户而言,不管是降价还是比价,这一轮云厂商价格大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算力普惠,让中小企业成为最终的受益者。然而,在达到技术普惠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云厂商都能顺利上岸,譬如优刻得、青云科技、金山云等腰部云厂商也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竞争现实。
在这波降价潮下,腾讯云、移动云也选择跟进,天翼云、京东云也不甘人后,预计华为云、AWS也将主动或被动跟进。这其中不乏有资本作为支撑的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还有运营商托底跟进国家步伐的移动云、天翼云,而亚马逊云科技、Akamai也有资本作为支撑。这波降价潮的背后更像是一场血拼。而在这场血拼中,腰部云厂商面临的境遇将更加残酷。
我们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网络连接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程序等提供给用户使用。与传统的IT基础设施相比,云计算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对于云计算市场发展而言,价格战也有利于云的普及,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云服务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当前,国内云市场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实现盈利的云厂商更是屈指可数。此时,云服务降价无疑给国内云市场带来新的变数,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云厂商都得遵守游戏规则。而适应这个游戏规则才能分到云市场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