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NEWS
创新院士谈丨余艾冰:科技创新请先区分“科学”和“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15 阅读次数:

  8月28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宁举行。在表彰奖励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同时,大会也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在鼓励创新创业的时代,这些取得诸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学者们,分享了哪些宝贵经验?又给了青年人哪些启示?跟着荔枝新闻记者一起来聆听!

  荔枝新闻讯(记者/王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我认为首先应区分科学和技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认为这个思路亟需厘清。

  “科学注重新的idea,新的理念,技术则是侧重如何把新想法实施应用。”余艾冰谏言,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因此要有所区分。

  一方面是鼓励坐冷板凳的基础学科研究和做原创研发的政策,另一方面,是鼓励将科学研究成果落地,尽早产生市场价值的政策。

  一边,是发现评价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可以借助国际认可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数量作参考。

  另一边,则是呼吁尽快给科研人员松绑,把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发论文”等硬性规定剥离。

  作为已经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600多篇的余艾冰,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他觉得优秀的科学家应该是高产的,出论文的数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对研究的痴迷与热爱,说明了对学问的深度思考和挖掘。

  然而,国外发表论文往往是一个良性循环,即多出研究成果,迅速转化进入市场,创造价值后,企业给与科研团队更经济回馈,可以购买更多设备,招募更多同行,进行更多实验研究,得出更多的成果再进入市场

  余院士还认为,国人应该对目前的教育体系有信心。他在澳大利亚工作生活多年,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华人科学家朋友,大家几乎都是国内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这说明国内的教育体系并不差。”

  需要改进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国内通常是在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国外,相关内容却是从幼儿园、小学阶段就开始了。

  “开展某些领域的研究,恰恰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余艾冰提出的另一个建议。